金刚桥实修常见问题
21. #二障与空性
问:对1-7第菩萨,在入定位以空性力,见到万法实相,也就无所谓因果和业障;在出定位,因为二障没有断尽,因果的影相还是会再次心前生起来,业力成熟还是有受报的相。不同的是,圣者因为证了空性,所以这些因果影相就像是梦中知道自己做梦,不会执着而生苦受不了。不知道理解对不对?
答:基本正确
22. #观修轮回过患
问:顶礼堪布,请问堪布,在观修轮回过患的部分,需不需要把自己带入到六道众生的情境里?比如观想自己正在地狱受报,亲身体验各种痛苦,或者把自己观成一只动物,正在被人类或肉食动物杀害等等。
答:观修轮回过患的时候,当然最好是可以换位思考,或者说把自己代入去感同六道众生的痛苦,因为我们自己在无始轮回当中也经历过这一切,只是现在不记得,遗忘了而已。所以如果能够感同身受感受这些痛苦,一方面是我们对轮回会有更强烈的出离心,另外一方面也对众生会有更强烈的慈悲心。
23. #死期不定与世界毁灭
问:请教堪布,观修寿命无常,遇到几个问题,第一,死期不定,对于有些有神通的修士,可以预算到自己死期,如何理解?第二,四禅天在64大劫后一起毁灭殆尽吗?三界空了以后,众生最终去到了哪里?第三,佛涅槃后趣入光明境界,此境界是恒常不变的还是刹那生灭的?在光明境界中心识还存在吗?
答:首先第一个问题,有一些有神通的修士,他可能预知时事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或怎么样的,其实这是一部分的神通,这个其中其实还是存在变数的。因为因果非常的细微,只有真正的佛能够全然了知所有的因果的规律,因为只有佛是彻彻底底圆满地证悟空性的缘故。
因此其实这种死期不定,他透过他的神通是一种...按现在话说就是大数据的分析,但是大数据有时候是会出错的,就是也会有一些大数据没有抓到的参数,也会出现变数。当然大数据的意思就是它是大概率的事件,比方说假设他的神通可以看到前世或者是来世,前后一世或者是前后两三世等等,那么他根据这样子的规律他可能可以看到一部分,但是更长远的是看不到的,所以这个当中实际上还是有不定的因素存在。
其实相对来讲我们凡夫的死期不定更加的虚无缥缈更加的不可控。有一些有神通的,世间的神通也好或者是宿命通也好,他相对来说更可控一点但并不是完全的可控,还是有不可抗拒或者说没有发现的变数的参数的存在。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听过,就是有一个老和尚,他有一些神通,然后他知道自己座下一位小沙弥,这个小沙弥他观他的寿命就只剩下最后的七天,所以让这个小沙弥回家去看望他的父母,想说最后的七天陪着他的家人。然后这个小沙弥就下山了,下山之后他看到了一个蚂蚁窝,有一堆蚂蚁好像正被因为大水泛滥快要被溺死,他当下生起了一个善念然后就把那些蚂蚁挪到其他干燥的地方免得它被淹死。因为这个蚁窝的数量很多,所以这个福报或者说这种因果的关系,他回家期间之后还回到了老和尚的身边。老和尚见到他的时候非常惊讶,就是他用神通看到的这个小沙弥其实只有七天就应该要走了应该是不会再回来了,结果再观察之后发现这个小沙弥的寿命变成了非常非常的长远。后来一问才知道因为他在这个过程当中救了一堆的蚂蚁窝,据说有一种说法还说这个蚂蚁窝当中有未来的佛、弥勒菩萨他是示现了一个蚂蚁在里面度化众生等等,然后因为他救了很多这样子的关系...
当然我不太会说故事啊,大家知道,具体的版本我也忘记了,反正大概是这么一个故事。所以我要讲的意思是,这个小沙弥哪怕师父他有神通知道他在七天之后就没有寿命,结果小沙弥因为在这七天当中做出了非常大的善业就扭转了他的死期。所以有时候他看到的是大概率的事件,是大数据当中显示的,只是说如果他没有特别的作为,行善或者是造恶的这种都没有的话那么可能七天之后会死,可是因为他在七天当中又做了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善业的关系就会在扭转这个结果,所以死期又会变得不定的。
我只是这样子举例了,这个具体的公案可能网路上有,大家可以去搜一下。
然后第二个问题就是四禅天到第几劫会全部都毁灭,这个应该大家如果往前翻的话可以看到有当时我有回答,有引用《俱舍论》的一些文章,我就不在这边重复说了。但是的确是成住坏空,就是最后一个世界它到最后一定会有全部都空掉的时候,整个都毁灭的时候。可能一开始的时候是几禅天以下会烧掉,然后上面不会,但是到最后的时候全部都会的。
那么有的人就会问:那么这些众生去哪里了呢?众生当然是去他方世界投胎了呀。你可以想像就比方说是地球经过了不同的时代,我们举例:前面经过了恐龙的时代然后全部已经一个中劫(不确定是不是这个词)或者叫做小劫(?);然后现在就是人类的时代,然后可能后面又经过了一个中劫又小劫(*?)还是怎么样的然后人类全部又毁灭掉了;然后下面又不知道是什么猫还是狗的一个劫,现在看起来这个猫跟狗比较有取代人类的那个趋势啊(KP开玩笑~)
我要讲的就是不管是哪一个时代但最后整个地球会有毁灭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家就会讲"那这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灭绝,这些生物难道就不轮回了吗?"不是,它还会重新投生到木星、火星还是哪一颗星球甚至不在太阳系,以外的其他另外一颗星系什么的,世界非常的多嘛...这个当然就只是举例,以上讲那些东西是没有任何参考预计的,只是一个比喻。
我要表达的就是说:在佛经当中所描述的这个世界一定会有最后全部都...一个世界一定会有全部到空的、毁坏掉的时候的,因为只要有生就一定会有灭。只要一个世界有形成它最后一定会到一个完完全全彻底没有的状态。那么这些在上面的有情众生就会投生到其他的六道或者说其他的世界去相应地、对应地示现,感受各自的六道的这种痛苦等等,所以不存在说没有世界就没有众生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在光明的境界当中那个心识是不存在的。我们叫做(你们可能听过)叫转识成智,就是把识、八识全部转化为智慧的意思。
所以在光明的状态里面就不会有识,因为有识的是你有我执的前提之下,你有"我"的前提之下就会有后面的第八意识开始,然后就从阿赖耶识开始后面所有的这些意识都会有...不一定都会有了,但是第八意识会有,然后后面的会有几个意识这个就看每一个众生的业果跟修行。但是只要断了我执之后就不会有识了,这个时候会变成智慧。
那这个到底是刹那的还是永恒的?其实因为我们现在凡夫是站在二元的分别的角度,所以我们一定会认为要么是刹那的、变化性、无常性的,要么就是恒常、永恒的、常性的。但是实际上在密乘当中,或者其实我在讲心经的时候有稍微的提到,所谓的时间观念实际上是一种感知,并非真实存在的。就是从现在的科学的角度来说已经证明了引力会决定时间的流速,所以你如果站在了离地球多远多远可能比喜马拉雅山的山顶还要远的一个距离的地方的话,比你站在海平面上的时间会慢多少多少的时间。
因为这个时间的概念实际上是由引力来控制的,那因此他们推断出证明就是到了黑洞当中会存在的超越三时没有时间的地方,在宇宙当中会有那样子所谓的没有时间的地方。我当时讲这个案例就是讲现代科学的一个研究的证明是要证明佛教其实有提到所谓的三时无别,就是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我们叫第四时,超越三时的第四时,第四的这个时间。
而这种时候我们大部分的人就会带入一种观念那就是:所以它是永恒的吗?没有时间的观念里面所以它就是永恒的。好像你们看那个电影叫蚁人还是什么,他不是一个量子力学的科学家嘛,他就证明了在量子空间里面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流速。
然后我要讲的其实是后面这个——很多人就会认为没有过去、现在、未来那它就是永恒,但实际上它不应该叫做永恒,因为它没有分别不等于就一定是一,我要表达意思是它其实是超越了恒常跟无常这两边,因为它本来就没有这种变化性你不能就因此去把它创造出另外一个对立面,说它是相反的恒常存在的。
我这样解释不知道能不能理解。
很多人现在我们在研究空性、研究法界、研究这个光明的境界的时候都是用我们凡夫的二元思维去理解的。这个时候本来空性是为了破除我们的四边八戏,为了破除我们二元对立的分别跟执著,结果讨论来讨论去空性把其他的二元分别都破完了之后自己空性本身变成了有二元的。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本来要来砍掉烦恼执著的刀最后变成了烦恼,就是这个刀本身变成了两面性。
但这个是没有办法,因为我们现在的凡夫在二元的分别里面我们就会把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的站在二元的角度...所以最后法界也会去探讨到底是一还是异?是恒常还是无常?空性到底是一还是多?就会变成屠龙的少年最后变成了一条龙的那种概念一样。
所以我其实只是要表达我们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或者是在探讨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因为你靠语言文字或者思维逻辑一定会出现这样子状态。但是我们一定要有一根弦,就是一定要提醒自己这个只是一个过程其实并不是最终的境界,最终的境界是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用思维、思辨或者说用语言去表达的。因为怎么样都是站在一个二元的基础之上去讨论另外一个非二元。你本身已经站在二元的这个基础上面了,所以这么来讨论来讨论去其实最后的结果都难免堕入二边,就会像现在这个讨论法界到底是恒常还是无常的大概类似这样的概念。但是当然作为过程来讲讨论这个是可以让我们更加的理清,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能把这个当成最终的结果。
24. #发誓断除十不善
问:堪布您好:在业因果里讲到,要发誓断除十不善才能成为对应的善。我的问题是,如果不能做到很彻底,能不能发誓断除呢?譬如绮语,习气的原因,可能无意中说出来后才发现。这样能不能发誓断除绮语呢?
答:下午好,这个部分其实是需要的,也就是说虽然没有办法做到很彻底,但是我们一定要有决心跟勇气去发誓我们要做到很彻底。
实话实说,在没有证悟空性以前实际上这十恶业多多少少还是会犯的。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习气太多,所以不能因为这个...就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不能说等到我真的可以做到之后再发誓。基本上真的可以做到十善的时候那已经修行得很厉害了,那基本上就算是没有证悟空性、没有达到登地,至少也是到了加行道的那种层次,然后至少已经有空性的暖位的那种感觉。所以到那个时候其实再说——我可以真的做到了那我再去发誓,其实这个时候意义已经不太大了。相反,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还不能做到的时候才要去发誓,才要去努力地发誓我们要尽量的做到。
当然会有做不到的时候,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去忏悔,每天要尽可能地念诵百字明咒去对治。只有这样子一遍一遍地去发誓然后去忏悔,我们的那种劣根性才会慢慢的被磨掉,然后慢慢的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所以发誓本身是为了让我们尽可能地有一天能够真正地达到非常的清净,所以我们要往这个方面去努力而去发誓。
25. #座上观修
问:请教堪布,在实修第一阶段暇满难得时,是阅读金刚桥书籍第一册P141-181页的。内容,边阅读边观想?还是把内容牢记在心,闭上眼睛打坐观想?这个阶段在一座中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答:两面都需要侧重。在暇满难得的阶段,实际上打坐都是建议在座上去观修,也就是说在上座的时候去发散性地思维。应该前面暇满难得的这些有我当时带共修的一个视频吧,共通的一个视频,但这个是根据我的人生经历跟我的习气跟我的学习的一些东西去结合来讲的,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所以我们比较建议大家按照自己的情况去思维,但是如果实在是思维不了,很多人是没有习惯这种想法...有时候会开玩笑,想世间事情的话因为我们平常在这个方面分别念很多,所以有很多的内容很多的想法,可是对佛法东西太少就没有素材没有办法去发散思维,所以这个时候我现在也没有那么强制性的要求,如果实在是想不到什么东西也可以允许大家在座上时去听一些四转心这方面的比方说暇满人生难得的录音,或者说看一下这方面的书。
时间就是按照那个时间来算的,就这个过程都算在时间里面。
26. #观修状态
问:本人修到寿命无常,结合自己所经历的做延展观修时,觉自己状态有点不对头,老是忧郁的样子,对工作和生活没有积极性。师说修行要带着快乐的心来修,可自己没这种状态,反而苦兮兮的样子,有时要哭......忍不住情不自禁哭。这种情况该怎么做,是否偏离了?
答:修四转心法的时候除了要思维轮回的痛苦以外,我们还要思维自己获得的优点,也就是说解脱的利益。我们要想到现在已经得到了暇满的人生而且遇到了佛法,还遇到了善知识,也有修行佛法的一点机会。所以相对于成千上万的众生来说,自己已经非常的有福报了。而且解脱了之后,不管是声闻缘觉罗汉或者说菩萨佛果等等,就能够彻底地了脱生死。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叫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在思维人身难得的时候或者思维四转心法的时候,不能过度地只关注个人的因果、个人的解脱,我们要看芸芸众生,这些不断在造恶业的或者说还不知道善恶因果取舍的这些众生。相较于他们来讲,我们已经非常的幸运,那么从这点上面要让自己更加的积极、更加的乐观。
如果只是局限于考虑自己的苦难或者说自己曾经发生的一些人生经历、不好的回忆等等的话,就会很容易堕入一种厌世的那种情绪当中。
所以可以多看看古代的高僧大德的传记,尤其是像密勒日巴尊者的传记。他造的恶业比我们都还要深重,曾经因为下过诛法然后造了很大的杀业等等,但因为他遇到好的上师、遇到了佛法并且自己也把握机会去修行,所以他很快的就成就了。从这一类的传记当中可以让我们有更强烈的信念,一定可以解脱的信心。
27. #打坐执著问题
问:感恩堪布开示,弟子还有两个关于打坐的问题:
a. 在打坐时,感觉对身体的执着很强烈,有一种明显的被困在身体里的感觉,这时候应该怎样做呢?
b. 堪布说打坐要进入心的层次,学着放下思维,去"感受",但在保持"感受"的时候,发现身体内外找不到一个可以叫做"感受"或叫"心"的地方/东西,所以这个"感受"或"心"似乎并不存在于任何空间位置中,但它确实又在发挥作用,比如腿酸了、心里浮躁了、周围有动静等等都能感受到,如何理解这种明明找不到它,但又在产生作用的状态呢?
答:第一个问题,感觉被困在身体里面的时候一种方式是放松,让自己尽可能的全身心的放松。宝上师在很多次打坐的时候都会提到,其实我们一开始的时候那个放松的状态很重要,所以一种方式是这个。
第二个方式就是强烈地祈祷上师,这个上师不一定要有形象,有时候也不一定是有形象的或者说就是种子字的。
我没有记错的话在三字金刚的禅修后面,心间变成一个吽字之后然后要观想所有的身体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分子全部都变成蓝色的吽字,好像我们的身体全部都是由无数、无限的吽字所组合起来...总之就是身体全部化成了无数的蓝色吽字,这个吽字其实就是上师,强烈地祈祷上师之后我们身体在这种状态当中消融于法界。我觉得可以利用以上的方式去试试解决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找不到那个感受本身但是你又有确确实实地感受,因为这个就是我执的作祟、执着。因为我们讲过的那个感受本身它是空性的或者说我们的心是空性的,所以你其实是找不到一个心的存在。
包括禅宗或者说有一些理论会教我们去寻找"我",可是你也会找不到"我",可是我们又明明明显地强烈地感受到一直有一个独立于其他之外个体的一个我的存在,然后你也会有一种真真实实的我会痛、我有思想、我有想法的这个我。这个就是我们二元分别的众生最可悲也最矛盾的地方,因为这个就是执着所产生的。包括我们对感受,对心都是一样的,真正去用分别的时候你会找不到,可是它的习气惯性的作用又会让你真正的有各种的烦恼、执着。
所以我要说的是,其实可以产生作用、但是不会有它的实体存在。这个就是我们说的众生需要去破除的最大的一个方面吧。
28. #观修因果不虚
问:最近在观修因果不虚的部分,并在尝试用书上的教导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这时意识到自己以往无法控制的烦恼、焦虑、嫉妒,其实都是往昔妄语、害心等恶业的结果。刚体验到这点很开心,因为终于找到烦恼的原因了,但光意识到好像还不够,负面念头还是源源不断地冒出来,所以接下来应该怎样引导心念去对治和观修呢?
答:我们现在的这些起心动念,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其实都是我们前世的一种串习。比方说如果前世是一只老虎和狮子的话,今生可能对吃肉的习气就会比较强烈,所以有些念头习气的串习不只是今生的,而是来自于前世。
那么这些念头我们意识到之后,首先能做的不是说让念头停止下来,要让一个在高速行驶的车子马上停下来是不现实的,但是这个时候可以做到的是不断地打断它。
在《大圆满前行引导》里面好像有举例一个公案,那个高僧大德的名字叫什么忘记了,他在山洞里面闭关修行,每天起一个善念的时候放一个白石头,起一个恶念的时候放一个黑石头。一开始的时候几乎全部都是黑石头没有白石头,后面的慢慢的到一半一半,最后就剩下白石头没有黑石头。
我要讲的就是这种训练其实就是正知正念,我们首先需要让自己有一个正知正念,时时观照自己的心。当恶念或者说不好的念头出现的时候,就用禅修的方式打断它或者是其他的方式去中断这样子的念头。它相对应的对治法,比方说对治贪心要去观想布施跟供养,对治嗔恨心要去观修慈悲心,无明或者愚痴要去观修空性的智慧等等,这个是有的。但是我认为这种对治在平常还没有生起的时候或者在座上的时候练习是比较可行的,可是相对来说当我们在当下已经遇到事情生起贪嗔痴烦恼的时候,如果平常没有什么积累,这个时候你再要用闻思的方式或者是念头去遏制它或者打断它其实很难的。
可是这个时候禅修或者说我们安住在当下,去用正知正念设置好、关照好我们的心,这样子的方式是有可能不让它继续延续的。所以从实修的角度来说很多高僧大德都会提到正知正念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宝上师这边提到三不忘当中的观心,这个时分是比较重要的。
29. #三门
问:请教堪布,念修金刚萨埵最后一句"三门合一自觉本体阿"的三门是什么?
答:身、语、意,三门
30. #心间月上百字
问:心间月上百字旋绕吽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呀?
答: 这里的旋绕是由内而外顺时针环绕排列,字体向外与我们的方向一致。请注意,这里不需要想像字体在移动,只需关注它们的环绕排列即可。
31. #呼吸调整
问:在安住的时候,自己的呼吸起初会逐渐缓慢细弱,但每到最后就会感到憋闷,然后就不得不重新调整呼吸,这是因为太紧张的缘故吗?请问正确的安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答:呼吸变慢然后好像似有若无的呼吸,这个不一定是心太紧。有一些修法就是修着会让自己的心跳、呼吸都减缓,这个是有可能的,这个不一定是心太紧的缘故。
一般来说,正确的安住是指你的心在所缘境上面一直都没有离开。比方说你专注在呼吸,你的心就只有呼吸这件事,没有其他的念头或想法,在这种情况之下基本就是安住的状态。所以呼吸这个部分没有关系,应该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不用特别去做什么调整。
32. #安住修与昏沉
问:安住修和昏沉还有无记状态有何区别
答:早上好,首先第一个问题,安住修是你有定在一个所缘境上面,你的心是在所缘境上面,然后没有过多的其他的念头或想法,但是对其他的事物的感知又是清楚的。
比方说在念诵咒语这个上面在安住的时候,虽然心是定在咒语上面的,但是对其他外在的感知并没有因此完全地关闭掉。在西藏一般他们比喻像秃鹰盘旋,秃鹰盘旋的意思就是要吃肉之前在那个上面不断地绕,可是一直没有离开这个肉,在上面盘旋的,没有离开这个所缘境。我们现在可以做到这样的安住就够了。
安住修它也是分层次的,当然做到那种非常专注的安住修也是有可能的,这个就是定力,这个不一定是完整的禅修,它是禅修的一部分,就是止的部分,可以定到那种完全一心不乱的这种状态。但你们现在修四转心法的话,基本上只要我刚刚讲的那一种秃鹰盘旋,在相关的内容上面没有离开,这个就算是安住修了。
昏沉就广义上来说无记念也算是一种昏沉,当然最狭义的昏沉就是指真的睡着了断片了。有的人是喝醉酒断片,有的人是睡着了断片,有的人他打坐到昏沉之后也会断片,就是不知道刚才这个时间怎么过去的,你说他有什么感知?没有,什么想法念头什么都没有,就是这样子不知不觉的过去了,这个是比较狭义的一种昏沉。
广义上的昏沉来讲,这一种昏暗不明的状态,包括无记念的这种状态都算是。
狭义的昏沉跟无记念就有一点分别,但是这种分别就是在程度上的差异而已。就是说有无记念它可能没有到昏沉这么严重,就好像发呆,就是什么想法念头都没有,然后放空,空到连这些感知,别人在做什么他可能稍微也知道,但是又没有起任何的好恶、各种想法,这样子的那种念头又没有。可是又没有到我们刚刚讲的狭义的那种昏沉来的这么严重,所以如果细分从狭义上来说昏沉跟无记念是有程度上的差别。
33. #修法障碍
问:之前没有很忙开始修金刚桥了这几天突然俗事变忙了,是修法有障碍吗?怎么除障比较好?
答:当我们不修行的时候,你会觉得一切顺缘都很具足,我讲的顺缘是指的暂时世间法,世间上面的顺缘,好像也没有什么障碍,一切就这样挺好的。但是当你要修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障碍、很多违缘。从一个角度来说,当然这个也是一种除障;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的确也是因为我们的障碍,就是可能我们过去生有障碍别人修行,或者说我们自己懈怠懒惰的习气就会跑出来,然后在这种时候外缘就会更多,你就会有很难以对抗你的习气、很想退回去那种退缩的状态。
这个时候其实要多祈祷莲师,多念金刚七句祈请文或者是多念莲师心咒,都可以。在你们修四转心之前,上师有功课就是安排看书、念12万遍莲师心咒、背修心八诵,其实就是为你们除障,大家在修这个法之前做的一种除障。
以前因为那时候人少,所以是有个别性的指导的,就是每一个人要做的除障的功课不一样。有的人可能是念莲师心咒,有的人念金刚七句;像我们当年闭关的时候一进去闭关没有修金刚桥,是先念了10万遍的金刚七句祈请文来做一个除障等等;有的人会念度母来除障,或者说念消除道障祈祷文来除障等等。就是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做一个类似的好的一个缘起法,但在过程当中不是说你做完这个后面就可以一直很顺利了,这个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你做完这个之后就要知道,如果万一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又出现了有一些状态不对,或者说世俗的琐事增加、修行的顺缘不具足的话,就要多祈祷莲师。
34. #打坐注意力
问:打坐观修时,需要把意识的注意力集中到眉心的位置?还是集中在鼻尖或呼吸上?
答:注意力集中在眉心的有,但是不多,一般是比较特殊的方法,而且如果注意力集中在眉心的部分来讲,一般也不建议太长时间。
因为我可能在其他地方也讲过,就是我们的心跟我们的气是有紧密连接的,意念会引导气。所以如果你的心一直注意在眉心这个地方又很用力,时间又很长的话,你的气血会上涌,然后可能会头晕头胀或者是头会不舒服,头疼什么是因为我可能在其他地方也讲过,就是我们的心跟我们的气是有紧密连接的,意念会引导气。所以如果你的心一直注意在眉心这个地方又很用力,时间又很长的话,你的气血会上涌,然后可能会头晕头胀或者是头会不舒服,头疼什么之类的。所以你这个时候基本上就是要往下沉到丹田,但是偶尔有时候会观想到眉心的,有一些法门里面会有这样子的教导。
大部分的时候观想在鼻尖、心尖、呼吸或者是脐轮是比较普遍的,所以这个我倒是觉得没有一定。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的意识比较昏沉,就是比较困,然后进入那种像无记念的那种状态的时候,这个时候要振奋精神,你可以把意念集中在眉心或者是顶轮的位置。
但相反,如果你是散乱,就是妄念纷飞的话,这个时候反而要把意念注意在脐轮的地方。那平常的时候要么就是心尖,要么就是鼻尖、呼吸这样子就可以,这个是需要看你打坐当时的状态去做调整。
35. #修习素材
问:堪布您好!请问如果因为阅历或其他各种因素,修习了一段时间后已经没有更多的素材可以思维,是否可以只是静坐,什么都不想,或只是观呼吸或观想佛菩萨?
答:如果没有素材或者说想不到太多相关的内容,偶尔就是观呼吸,或者说就只是去感受那种感受当下本身,这个偶尔是可以的。但我们还是尽量希望大家多去了解跟阅读这一方面的文字、书籍或者开示等等。其实这方面的东西有很多,我们这方面没有想法或者说想不出什么,很大的因素是因为在这个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去思索过,也没有去学习跟了解过,所以的话这个方面可能就想不到什么,就会比较欠缺。
因此虽然也可以就是偶尔的这样子打坐,但还是鼓励大家要多看,多了解,多听这个方面的一些开示。
36. #观察修与安住修比例
问:发觉自己的观察修与安住修不均衡,比例大约为9:1,这种状态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
答:安住修与观察修的比例没有问题,可以的。一开始以观察修为主,所以观察修比较多,安住修就比较少,这是正常的,不用特别去做什么调整。
37. #安住修中的觉察
问:安住修时觉察到自己在吸气呼气算有分别念吗?
答:呼吸算分别念,这要看你安住修时要安住在什么地方?本来你是要安住在呼吸上,那么觉察呼吸就不算分别念。如果你要安住在无常上,但你的念头分心到觉察身体的呼吸、身体的痛上,这样就偏离了自己原本要安住的主题,那么它的确算是一种分别念。虽然它在严格意义上讲全部都是分别念,但是我们在安住修时,一般是有所缘的安住,只要你安住的点还是维持原来那个的话,那就不算。
38. #安住修的难点
问:发现自己的安住修很少,记得堪布说什么都不想就是安住修,可是我安住一会儿就很容易有念头,然后又继续观察修,应如何改善?
答:这个也很正常,安住修时对安住的那种状态,比方说你现在修到一个状态很有出离心的时候,猛烈地祈祷上师祈祷三宝,然后安住在那种无所缘的状态,我们的分别念一开始可能会有几秒甚至不到一分钟停顿,然后你又会有念头出现了,这个是很正常的。在讲打坐的时候都会说,一开始打坐的第一个阶段叫做"动如瀑布",动如瀑布的意思就是,你反而会觉得你的念头更多了。觉得念头更多,是稍微已经迈入打坐的第一个标志,实际不是你的念头变多了,而是你以前的念头就这么多。
但是以前因为你的心跑得很快,所以你从来也不觉得念头多。但现在你的车子开始慢下来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旁边的车子跑时速100都好快,所以这个第一阶段的时候,你的心稍微慢下来的时候,你反而觉得"我的念头好多、好乱、好快"。这个在初阶的时候是很正常的,也没有什么要去调整的,这种东西就是要持之以恒、继续坚持,它慢慢慢慢就会停下来的。
39. #保任修法
问:请问保任的话,是只需要念三遍下面这个皈依文吗?
南无吽 利益众生佛法僧三宝
根传上师本尊空行众
三身本觉无离合尊前
恒常皈依怙主摄持我
答:保任的部分是整个仪轨都要过一遍。如果你们是四转心法的话,是前面的金刚七句祈请文三遍,然后现在念的四转心法的偈诵,还有后面的皈依发心,然后供曼达、金刚萨埵,结束之后念回向,这些都要走一遍流程。在百度网盘上面应该有资料怎么样修保任的,你再详细看一下,不是光念皈依文三遍而已。
40. #保任时间
问:保任不中断的时间段有没明确规定时间?因为忙时晚上接近12点才有空修法,修到12点半或1点,这样算不中断吗?
答:一般来说是以凌晨12点来算的,不是以每天睡觉的时间来算,就像八关斋戒一样。所以当地的时间12点来算。如果是11:55开始,也算是有开始吧,虽然结束的时候已经过了12点,可以算的。
但平常的时候,一般来说我们是12点算。然后如果比方说他那天太累,有的人是这样,说是先躺一会儿,九点多躺下去,结果一醒来发现就已经过了12点了,那那个的话就没办法算了。所以他如果11:55开始应该还算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