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圆满耳传金刚桥(2) 众善奉行 篇 (简体电子版书)

2024-12-27Admin

大圆满金刚桥 修习之理

二、以法为道

(丙二)以法为道,分二:(丁一)修习之理、(丁二)修习次第

(丁一)修习之理,分四: ( 戊一 ) 诸圣道之基石─皈依、 ( 戊二 ) 趣入最胜大乘─发殊胜菩提心、 ( 戊三 ) 积累顺缘资粮之供曼达拉、 ( 戊四 ) 清净违缘罪障─念修金刚萨埵

如果将法当做你生活的一切,当做你人生最终的目标去修持就是以法为道。无始轮回以来,我们一直执着各种事物而导致无尽的生死流转;现在开始,执着世俗的心要转到佛法上。另外,即使我们的心已经转向佛法,希望获得究竟安乐的解脱果位,但没有找到解脱之道,没有真实修持的话也不能成佛。因此,下面要说如何实践、如何以法为道来实修,也就是不共内加行的部分。

( 戊一 ) 诸圣道之基石─皈依

佛法的基础是皈依,它是佛法的入门,学佛首先不能搞错的就是皈依,包括皈依的心态和皈依的方法。如果皈依的见解和方式搞错的话,后面全都错了,哪怕你今天修的是密乘法门,甚至是大圆满法,可是如果连皈依的对象和方式都错的话,不可能解脱。譬如:今天上高速公路,进错了路口,本来要去台北的,结果往南去了,中间也没办法退,要到很远的地方才能变换道路;同样入门错的话,见解就错;佛法的观念一错,修持一定会错;修持错的话,行为也会颠倒、不如法;行为错的话,最后不会有好的果报。因此,见地和入门这两个最重要。思想、观念的部分,要以信心、出离心、菩提心为见地;而佛教的入门就是正确的皈依。

( 戊二 ) 趣入最胜大乘─发殊胜菩提心

大乘的入门是发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的基础,菩萨乘的道、地功德不可能生起,因此菩提心非常重要。依菩提心所做的善业,它的力量更广大、更有力,行任何菩萨道的善业,或依菩提心来修持、实践的功德将会无量无边,一直到你成就佛果之前都不会耗尽,利益众生的力量也是无穷无尽,所以一定不能缺少菩提心。

( 戊三 ) 积累顺缘资粮之供曼达拉

所有顺缘、福报,全都是由福德资粮所产生的,因此菩萨道上不能缺少的两部分,一个是净除业障的法门─忏罪;另一个是修福的法门─积资。那洛巴大师说,这两个好像车子两边的车轮,如果坏掉任何一边的话,车子就会抛锚、出意外,所以这两个没有轻重的差别,两个都非常重要。

仁珍才旺诺布的这个仪轨里面,没有断除四魔的古萨里,但仁珍才旺诺布有单独取出的伏藏法─空行心血的施身法。

( 戊四 ) 清净违缘罪障─念修金刚萨埵

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有两个法不能少,一个是前面讲的积累资粮,另一个就是净除业障。我们不是佛,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障碍,有些障碍来自外面,有些障碍来自内心,不管怎样,所有障碍的主要来源都是我执,有我执的时候,会吸引外、内、密的一切障碍,就像磁铁会吸引任何金属成份的东西一样。这些东西看似从外面来的,实际上所有过患、所有过失、所有不幸,或是轮回的痛苦,全都来自我们内心,因此要净化客尘。而净化的方法中,最殊胜的法门就是金刚萨埵。金刚萨埵行菩萨道的时后发愿要净除一切罪障,现在已经成就圆满菩提,所以他的发愿一定会实现。

不管是修正行或前行,只要还没成就圆满的佛果之前都还有罪障,甚至是十地菩萨也还有细微的所知障,所以我们现在有罪障的时候,也不要很难过,不要想"我有这个罪障怎么办啊!我已经犯了很大的罪业,一定会下地狱!"常常自责、懊悔是不够的,光是这样不能净除罪业,不能改变什么,唯有具足四对治力的忏罪,才有作用、才有效果,而且菩萨要勇敢一点,我们发了菩提心,入大乘佛门之后都是菩萨,《入菩萨行论》中说:"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因此不能一直停在懊悔、自责的状态。虽然要认错、要后悔,但这只是第一步,还要有发誓力或现行力等等,一定要有"我有方法、我能解脱、我能净除罪障"的信心。

总之,前面讲的是共同外前行,而这部分讲的是不共内加行:皈依、发心、供曼达拉、修金刚萨埵,这四个是不共内加行,也就是俗称的"四加行"。

地址:122 Wheturangi Rd, Greenlane, Auckland, New Zealand
邮箱:info@atiorg.com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2025 Padma ATI .com版权说明隐私协议